螺桿泵常識
螺桿泵常見問題處理
1、泵體振動或噪音:原因:泵安裝不牢固或泵過高;電機滾珠軸承損壞;泵軸彎曲或不同心,與電機主軸平行。處理方法:安裝泵或降低泵的安裝高度;更換馬達滾珠軸承;糾正泵軸的彎曲或調整泵與電機的相對位置。
2、泵不出水:產品原因:泵體和吸管不充水;動態水位低于泵濾管;吸管破裂等。三。桿殼之間的密封面為空間面。此未密封區域,如ab或者de,存在于此表面并形成若干三角形切口ADC。用螺絲的溝槽部分Def。這些三角形切口形成液體的通道,將主動螺紋槽A連接到從動螺桿上的槽。所述凹槽沿其自身的螺旋線纏繞在背面,并與背面的凹槽分開連接。由于在槽D、E與槽F(它屬于另一頭螺線)相銜接的密封面上,也存在著類似于正面的三角形缺口a b c ,所以D、F、E也將相通。這樣,溝槽也形成了“∞”密封空間(如果使用單螺紋,溝槽將跟隨軸向盤螺釘,吸入和排氣口將穿孔,無法形成密封)。不難想象,在這樣一個螺釘上,會形成許多獨立的密封空間。每個密封空間的軸向長度正好是桿的導向T。因此,為了分離螺桿的吸出口,單螺桿泵的螺紋段長度應至少大于一條導軌。
3、(4)傳動軸或電機軸承過熱的原因:潤滑油不足或軸承斷裂等。加工方法:加潤滑油或更換軸承。
螺桿泵的特點
螺桿泵的8大特點
在總結大東海泵業多年經驗的基礎上,總結出螺桿泵具有以下特點:
1、由定子與轉子接觸形成的螺桿密封線將抽吸室與排氣腔完全分離,使泵具有閥門隔離效果。
2、與其他類型的泵相比,它具有更高的吸入能力(高達8.5米)。
3、可實現液、氣、固的多相輸送。
4、當流體在泵內流動時,體積不會發生變化,也不會出現湍流、攪動和脈動。
5、輸送介質粘度可達300萬mpas,固體含量可達60%。
6、彈性定子形成的體積可以有效地減小固體顆粒介質的磨損。
7、流量與速度成正比,借助調速器實現流量自動調節。
8、保溫三螺桿泵恒壓控制,防干運轉。
螺桿泵的發展歷史及工作原理
一、有關螺桿泵的發展史:
德國Netch公司是世界上第一臺單螺桿泵的發明者。沃倫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,1890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雙螺桿泵。總部設在荷蘭的Houttuin于1929年發明了歐洲第一臺雙螺桿泵;1931年瑞典IMO公司發明并制造了三螺桿泵,至今已有153年的歷史。1934年,公司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外置軸承雙螺桿泵。
二、單螺桿泵的工作原理
是一家專業生產螺桿泵的大型企業。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、化工等生產企業。單螺桿泵是一種內嚙合、旋轉平穩的容積泵。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:單螺旋轉子和雙螺旋定子,這是很少用彈性數據制作的。當轉子在固定腔中繞定子軸線繞行星轉動時,由定子轉動引起的閉合腕關節沿轉子螺旋線位移,從而使介質擴展到均勻的速度和均勻的速度。從吸入口到擠出機的體積是恒定的。基于這一特點,單螺桿泵特別適用于以下工況。
3、根據泵的大小,可以輸送粘度在37,000至200000厘米之間的介質。
含有顆粒或纖維的介質:顆粒直徑可以是這30毫米(不超過轉子的公平距離)。光纖長度可達350mm(相當于0.4位轉子的節距)。它的含量一般可以達到介質窖的40%,如果介質中的固體是細粉,g型螺桿泵,-含量可以達到60%或更高,也可以運輸。在傳動壓力穩定、介質固有結構不易破壞的情況下,采用單螺桿泵輸送液是理想的。